在司马懿59岁这一年他的人生又迎来了一次考验,远在东方的公孙渊非要闹独立,这让有统一中国目标的年轻领导很是生气,因此一纸调令,便让已近花甲之年的司马懿踏上了行程。根据《2010退休年龄最新规定》: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均可享受退休。当我们的父母们准备安养天年的时候,司马懿却不得不踏上1600公里的行程,去客场打一场必须赢的战役。一甲子的时间并没有虚度,这充满未知的道路虽然遍布荆棘,但司马懿凭借他过人的大局观,敏锐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丰富的战场经验,最终打赢了这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古代制约领土面积的最大因素不是政治体制问题,而是交通运输问题。以马为例,一天可约行80里路,约40公里,那么1600公里就需要毫不停留的走40天。而人的步行速度约为马的一半,即需要80天,但这是在轻装的情况下。因为需要携带口粮,以一人/天500克大米计算,如果预计到当地为3个月即90天,按到达目的地后粮食在当地寻找,那么每人需要携带90斤的大米,这还不包括兵器及马匹的粮草。司马懿远征公孙渊共出兵约4万人,这需要1800吨的基本粮食(根据后来的战况看,粮食远远不止这些),以古代的交通条件及运输工具,这些物资又需要一只庞大的物流团队去支撑,而再加上兵器及马匹的粮草及运输人员的物资,则运送的东西至少需要翻一倍。率领如此庞大的一个队伍行进3个月时间本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在到达目的地后得到的还不是放松,而是去拼命,各位试想一下,你会去吗?红军长征不过2万5千里,并且到达目的地后还是休养生息,而司马懿却是到达了敌方根据地又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也许他的武器比对方先进,但处在冷兵器时代,棍子比棒子又能强大到哪里呢?孙子兵法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而司马懿为了最终剿灭公孙渊的独立,必须攻打下他的城池,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战略目标上他已经吃亏了很多,但通过正确的战术,他竟然将错误的方向用正确的方法给纠正了!
最终的结果正如司马懿出兵前所言“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一年的时间,他赢得了一场不可能的胜利,但历史却再次嘲笑了我们。因为魏国是当时中国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剿灭公孙渊的独立就如当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大国剿灭小国理应胜利!因此这场历经一年时间取得的庞大胜利,只是获得了“理所当然”的评价。我们对历史战役的注重,向来是以战役规模来进行排名的,而不考虑战斗的距离。实际上1800年前,人们面对的交通问题要比我们现代人想象的严重的多,但却被我们统统忽视了……
司马懿在他60岁的时候送走了他的第三位领导人,曹家人的寿命仿佛都被曹操挥霍光了,他的子嗣在相对太平的时代里,平均寿命反而迅速的缩短。总之司马懿在花甲之年迎来了他的第四位领导人--年仅8岁的曹芳。司马懿也许一直是保持着打工者心态的,至少在曹操在世时,他是一位任劳任怨的蓝领。但多年的政治生涯也许让他的心态逐渐产生了变化。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根据司马懿儿子和孙子之后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猜测出,司马懿是绝对有自己当老板的打算的。机会就出现在新领导上任的时候,毕竟一个年仅8岁的儿童是不可能管理好一个庞大国家的,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对手也跃上了历史舞台--大将军曹爽。
早期的民营企业往往都是家族制的,不管个人的能力如何,只要有血缘关系,其可信度就会更高,其地位也会更高。司马懿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在一个已经活了一甲子岁月的老人眼中,也许很多事情已经并不是很重要了,能够颐养天年子孙满堂,可能就是他最后的追求了,遗憾的是司马先生这人生中最后的愿望可能没法轻易实现的。根据曹爽之后的所作所为还是不难看出任人唯亲这条企业用人标准是有很大缺陷的。在随后的7、8年光景里,曹爽一直想建立一些功绩,但他操作的项目,没有一个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样曹爽有些恐惧,毕竟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必须要有业绩才行,如果自己没有业绩,那么别人也不能有业绩!基于以上的考虑,曹爽做出了人生中最错误的决策--打击他的竞争对手--司马懿。曹爽的决策犹如蝴蝶的翅膀,轻轻的煽动了一下,中国未来100年的历史就步入了另一个方向。我之前说过,司马懿可能早有自己当老板的打算,但各位可能也都有想过创业的计划,但真正实行的却是少数,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异的吗。而曹爽对司马懿的步步紧逼却让司马懿颐养天年的最终愿望也不得实现,没办法,只能来个反收购了!
在司马懿69岁的时候,他上演了一出好戏,以装疯卖傻之姿,骗得了曹爽的大意。十年前他还雄劲勃勃的远征千里,十年后他却要在家中装老年痴呆,司马懿的心态调节实在让人佩服。半年后,古稀之年的司马懿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击溃了曹爽,在他的眼中,这个对手实在太嫩了,随便使点小手腕,对方就乖乖就擒,可即使面对这样一个自大又无知的对手,他仍隐忍了近十年之久,真不愧是三国第一“忍者”。在这之后的三年里,司马懿仿佛看到了自己大限将至,将他仅剩的一点精力都用在为子孙后代造福上,所有对他的后代有威胁的对手,他都在生前予以特殊的关照。在他撒手人世时,三分归晋的大势已完全展布好了。
后世对司马懿的评价多是“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之类,更甚被人耻笑为欺凌妇孺弱小的卑鄙之辈。即使和他有相同欺凌妇孺行径的曹操,却因为在乱世中开拓了一番基业,也被人评为有“雄才大略”。这可能就是司马懿一生最大的悲哀了。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话:“台风来了,猪都能飞上天!”大势来了,很多时候人不用迈步就可以涌在时代的最前面,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而大势去已时,人努力再多,也未必会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一点痕迹。司马懿的一生都是在努力中度过的,相信他这一生自进入曹操的幕府那一刻开始便没有再放松过。我们不知道他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也许人往往都是这样:人生的方向不是脚步走向哪里,而是道路铺向了哪里,但不管方向在哪里,最终留下的,也不过是几页书纸或是路人甲乙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乐趣网 卧龙吟 官方网站: http://www.lequ.com/wly/
乐趣网 H5游戏平台: http://www.lequ.com/
玩游戏,找乐子,就上乐趣网!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收藏乐趣网卧龙吟
上一篇:赤兔宝马的个人成长日记
下一篇:演义中赵云里的陈到影子